乐鱼app原创 chsla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收录于线年会主会场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会议主题为“风景园林·公园城市·健康生活”。本届年会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得到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成都市人民政府支持,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成都市博览局承办,乐鱼app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为执行单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陈重,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级巡视员邱建,成都市副市长刘玉泉,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局长杨小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有关负责人,省市风景园林学(协)会负责人,有关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设计施工等单位机构代表,以及四川省内单位共计500余人参加了现场会议。
由于受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次年会突破了传统会议模式,以“线下会议+云端直播”方式进行。截止22日下午,成都主会场的四场直播参会人员累计超26万人次。
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教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彦随研究员,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局长杨小广,自然资源部空间规划局局长张兵,中央美术学院侯晓蕾教授,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罗明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王向荣教授分别作大会主旨报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高翅主持大会主旨报告。
报告从公园城市的产生背景、内涵及建设方向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公园城市是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一是公园城市产生的背景。城市快速发展引发“大城市病”。我国的城市建设已经进入从“粗放式”扩张到“品质化”发展、从增量发展到存量更新的转型期,未来的城市发展要靠创新、智慧、生态来驱动。公园城市正是一条走向可持续发展、生态智慧的中国城市建设道路。二是公园城市的内涵。公园城市包括四项构成内涵,“公园特点”,关键字眼在“公”,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达成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生态价值”是公园城市的基础,生态内涵包括生态伦理、生态服务功能、生态设计三方面,最终目的是实现生态本底、绿色发展。“生产创新”强调公园城市要具有永续动力,生产内涵是指达到绿色引领,创新发展。“生活和谐”是宗旨,生活内涵是指城市要最大可能地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向往。城市让人民群众生活得安心、便利、舒适、幸福。“公园城市”并非单独追求绿、实现美,而是要做到“公”“园”“城”“市”四字所代表的各类功能配比良好、复合性高、系统性强的统一整体状态。三是公园城市:三大方向。“智慧,从绿色到绿智。”要承启中华智慧,在中国园林里深度挖掘和发扬祖宗智慧;启迪自然智慧,顺应自然,充分尊重与利用自然智慧;赋能AI智慧,依靠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从公园进家园。”公园不仅仅做在公共场所,还要深入所有家园中间,家园与公园合二为一,实现“家在公园”。“从减碳到碳中和。”习主席在75届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众多领域,中国已经进行着转变能源结构、节能减碳的技术准备。从减碳到碳中和,风景园林人责任重大,更是使命伟大。未来40年,正是中国风景园林师用汗水在祖国大地上抒写生态文明最美篇章的时代。
报告从一个规划师的角度来思考公园与城市的关系。一是城市的本质与构成。风景园林师应该对城市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城市是人类生活的家园,要有文化并传承下去,要把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注入传统文化中。根据城市的构成,分为硬性和柔性两部分。硬性包括实体的各种设施和非实体的科技、产业、商业、法律等理性的部分。软性包括实体的风景园林绿化空间和非实体的艺术文化。城市是刚柔并济、虚实相生的。随着城市的发展,柔性部分备受关注和需要。二是公园和城市的关系。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有科技和艺术这两个轮子,它们融合发展指明了未来的方向。风景园林艺术来自于兴造自然,我们应该用它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表现中国的高度文明。园林是把古代文人的心态、生活情趣、艺术修养浓缩在一体的,乐鱼app这里面其实是中国文化的宝藏,等着我们去发展、发掘、创造、继承。所以我们风景园林工作者应该对传统的园林文化去进行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对于规划者来说,城市工作需要具备六个方面的素质,诗人的情怀,旅行家的阅历,哲学家的思维,科学家的严谨,史学家的渊博,革命家的情操。要建立人工环境,也就是城市和山水相融合的人类聚居环境。公园的产生,就是应对城市病。对于城市来说,要保障安全,改善环境卫生;要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要完善模式,优化空间结构;要提升品质,促进城市的转型发展;要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公园和城市的关系在不断地演变,不断地进阶。公园就是城市,城市就是公园,我们要以园来化城,我们要城园共生,这是实践当中的探索。公园城市让城市融入大自然的大美形态。最后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着眼于山水城理想格局,谋划城市公园系统;二是要尽量创造多样性的景观,乐鱼app营造健康的城市;三是希望风景园林工作者能够传承中国传统的园林文化,来滋养城市的健康生活。
报告从理论性、工程技术性、前瞻性三个方面来阐释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包括乡村振兴是十九大提出的国家战略。从理论上,研究的视野可以从地带性、地域性、地方性三个层次,形成面向全球、国家和地方的不同尺度,来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战略谋划。在工程技术方面,应确立系统科学观,譬如退化土地治理,从水土构型、景观设计到系统优化,从微结构、微形态研究,到田园综合体构建,展示人地系统科学研究及相关宏观理念在工程技术支撑下可转化落地的实践。从战略需求看,城乡是一个有机体、乡村地域是一个多体系统,应在县市全域层面推进融合、协调与绿色发展,要考虑到田园综合体、生命共同体、村镇有机体、特色经济体和创新联合体的“五体”系统推进。报告强调要提升乡村地域系统的功能和特色,着眼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省市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治理综合工程,服务支撑新时代双循环背景下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强国建设长远战略。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整体联动、协调推进、良性互动、系统发力,是城乡区域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报告围绕成都公园城市的实践,介绍了从古至今成都不断探索园林与城市和谐相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图景。从4500年前的宝墩文化开启了成都悠久的城市文明史,到唐宋时期的筑景造园。从上世纪初的华西学府园林到如今的推窗见绿、出门见园、城园相融的美丽形态。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加强人居环境建设,推进“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2018年2月,习来川视察时在天府新区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成都成为公园城市理念的首提之地和践行之地。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赋予成都在创新诠释公园城市形态、探索城市发展道路上先行示范的时代使命。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公园城市示范区,两年多来,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从自主探索到国家使命,乐鱼app从内生功能、品质提升到全面示范引领带动,开启了从产城人到人城产,从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的转型质变,城市空间形态、运行方式、营城模式、治理体系全方位深层次变革。公园城市支撑体系加快构建,搭建公园城市理论体系、规划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法规体系等四梁八柱。公园城市大美形态加快呈现,以“青山绿道蓝网”为骨架,大力实施“绿心”“绿脉”“绿环”“绿轴”“绿缀”“五绿润城”城市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公园城市生态价值加速转化,创新以城市品质价值提升平衡建设投入、以消费场景营造平衡管护费用的“两个平衡”发展模式。公园城市健康生活蔚然成风,1000余万市民走进公园、绿道、森林,畅享绿色福祉。公园城市建设依法依规、有力有序地推进。杨局长以五个案例生动地说明:在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突出了城市自然的有序生长,以重大工程锚固城市生态本底,以场景营造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以多元供给完善城市公服体系,城市宜居属性不断增强。
报告首先回顾学习了习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指示精神。其后,介绍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特别就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具有的战略性、科学性、权威性、协调性、操作性等重要特征做了深入阐述,强调了规划工作要深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出这次规划体制的改革对于国家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报告还介绍了落实中央“多规合一”决策部署,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进展情况,包括已出台的系列政策文件和即将发布、出台的相关法律政策,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进展以及正在推进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的情况。他结合实例,介绍了省级和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指南中对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整体保护、系统保护的要求。自然生态空间保护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应该是一体化的,除了需要高度关注自然生态空间的保护,同时也要先摸清家底,做好人文资源发掘和整理工作,用新技术手段将国土空间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保护提高到新的水平。报告强调,乐鱼app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系统安全应该放在首位,筑牢发展的安全边界,其次重视生态系统功能优化,要加强对于生态系统演化规律的科学认识,在此基础上再深入开展景观资源的发掘和规划设计。要按照习的要求,“要深化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在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进程中,国土空间规划相关专业需要加强合作,在融合中不断拓展专业领域,使专业发展更好地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
随着城市建设进入由增量转向存量的阶段,渐进式的微更新成为城市更新和改造的主要模式。以公众参与为基础、微小社区空间和公共空间设施为改造对象的局部更新方式,成为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建成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新方式。报告首先对城市微更新的发展背景加以分析,明确城市微更新存量背景下风景园林的机遇和挑战;其次,对微更新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重含义进行阐述,提出公共空间的范式转变,即公共过程中的日常性、过程性和探索性;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途径,包括边缘空间的整合和触媒方式的选择、场地历史文脉、邻里原真性的挖掘、社区居民社会生活方式的保护、多方协作平台等方面。城市更新进程中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应该以问题为导向,以风景园林为视角,在建立总体更新框架的基础上进行针灸式小微更新。报告最后结合团队的研究实践成果具体提出了三种建议途径:途径一是基于社区原真性的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途径;途经二是基于环境整合和空间触媒的景观微更新途径;途径三是基于多元参与、事件激活和责任规划师制度建立的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途径。可见,城市从量化发展步入品质化提升的进程中,城市更新更加关注空间重构和社区激活、公众参与和社会治理。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作为一个撬动点,以社区营造为基础,通过边缘空间的整合,促进城市自发性、缓慢而持续地自我完善和提升; 通过场地历史文脉原真性的挖掘和社区居民社会生活方式和准则的保护,促使城市原真性的保留和延续;通过建立多方协作的开放沟通平台,实现基于公众参与的全程社区营造,促进城市社区的共建和共治。
报告首先介绍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背景,梳理总结我国以往生态修复个工程试点的经验与教训,提炼出其中的现实与科学问题,最后介绍上述问题如何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中得以解决。我国已往开展的各类生态恢复工作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只管护田”等诸多问题,主要有:1)项目存在拼盘现象,缺乏系统性、整体性,景观、生态系统、项目尺度目标不协调;2)修复项目过度工程化,措施选择不合理;3)刚性的一刀切管理不能满足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要求;4)存在违背科学规律或偏离保护目标的伪生态项目,项目设计未能对接国际标准;5)各类项目涉及的行业标准相互冲突,缺乏适用于所有生态系统的标准。为解决上述问题,日前发布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借鉴了国际生态恢复协会发布的相关标准以及NbS、再野化等先进理念,构建了由景观、生态系统、场地三个尺度组成的技术框架,明确了不同尺度下的目标与主要工作任务,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退化程度及恢复力情况选择保护保育、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四种模式的要求,以及开展适应性管理的办法。未来,自然资源部还将建立1+N标准体系,进一步将国内外经验与先进理念固化在各个关键环节的技术规程与标准文件中,以期为保护修复工作和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兰科是被子植物最大科,全球有 768 属,约 28000 种,占有花植物总数十分之一。兰科植物均为珍稀濒危物种,全科皆列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范围,占其 90%以上。中国兰科植物约 187 属,1400 多种,其中特有种 600 多种,在世界兰科植物保护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很高的科研、观赏、药用、生态和文化价值。课题组针对我国兰科植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保育促进产业,产业反哺保育”的兰科植物保育与产业化发展路径。重点对兰属、蝴蝶兰属、兜兰属、石斛属、金线莲属开展了系统研究。课题组率先突破了兰花基因沉默技术瓶颈,解析了花色、花香调控关键基因,为兰花的功能基因验证和分子设计定向育种提供手段;率先攻克兜兰组织克隆世界性难题,有 14 种兜兰是世界上首次无菌播种成功,把兜兰体细胞克隆变成现实,有力推动兜兰规模化和规范化生产。运用项目研发的真菌共生生境营造技术、野外回归技术、基因沉默技术、“试管开花+杂交”技术等“八大关键技术”,可以有效破解兰花保育和产业化发展中的重大技术瓶颈,使兰花育种周期缩短一半以上,各项性状指标均大幅度优于传统育种手段的品种;提高增殖系数达 5.5-10 倍以上,降低成本 20-33%,提高单位产量 30-100%。先后获得了一批新的品种,推进繁育生产体系的智能化建设。最后谈到兰花旅游和兰花小镇,兰花作为一个植物,它本身具有很好的价值,同时也是景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载体。把兰花研究、种植生产、种植示范、兰花产品融为一体,以创设兰花珍品资源高地,兰花全产业链高地,兰花科技研究高地,兰花历史文化高地为目标,同时提出“一心”、“一带”、“三区”、“六园”总体布局。
依据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经过人类千百年的梳理、劳作和经营,中国国土的农耕区域及其他部分区域的自然系统都经历了一个人文化的过程,呈现出独特的文化景观的面貌,这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的自然(Cultural Nature)。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中国人为了生产生活需求,不断梳理土地,对自然施加影响和改造,形成的既满足人类合理的生存方式,又保证自然生态可持续的、人类影响与自然过程相互适应的生态系统,这就是中国国土所具有的独特的人文自然生态系统(Human Natural Ecosystem)。中国人梳理和改造土地的原因在于:作为山地国家,适于开垦的土地数量有限,分布也较为破碎;季风性的气候造成年内降水十分不均,且降水的自然过程与农作物生长需水周期不合拍,对作物生长不利;梳理土地改造自然的目的是:建设中国农耕的支持系统,使得原本并不适合农业生产的土地成为了膏腴之地;建设大规模水陆运输系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的防卫体系;梳理土地改造自然的途径是:梳理水文,营造灌渠、陂塘、运河等水利设施;改变地表、围筑海塘、开辟耕地,营建家园;梳理土地改造自然的最终结果是:形成中国国土的环境支撑系统,使得国土更加具有抵御自然灾害的弹性;构筑了人工与自然互相融合、互相影响的土地的基础结构,也支撑着城市的环境健康;重新塑造了国土景观,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山水相依,人工与自然交织,山、河、渠、湖、田、林、城融为一体的国土景观风貌。今天,面对人工建造在范围上越来越广、对自然影响和干预程度上越来越强的现实,中国需要建立起一个具有弹性和可持续性的环境支撑系统,来协调人工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维护国土与城市的安全,同时将这一系统转变为具有人文精神的诗意的风景。我们的众多规划设计,因时间原因,只简单介绍在浙北地区和济南的实践都是向着这方面的努力和尝试。